Biacore助力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及药物研发

6 月 30, 2023

首页 > Biacore > 知识资源中心 > 医学 > 小分子药物 > Biacore助力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及药物研发
在如今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新冠未去,流感病毒又不时卷土重来。流感病毒由于基因容易发生变异,突变成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因结合诱发突变带来的耐药性一直困扰着抗病毒新药的发现,急需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此外禽流感病毒频繁地从禽类跨物种直接传播感染人类,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Biacore作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在新冠病毒入侵机制以及治疗性药物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就来看看Biacore在流感病毒的研究中提供了哪些核心数据。

图片

流感病毒种间传播机制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PLoS Pathogens》发表的题为 “Selective usage of ANP32 proteins by influenza B virus polymerase: Implications in determination of host range”的文章中,揭示了B型流感病毒 (IBV) 感染的种间限制机制。文章认为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关键宿主因子——ANP32家族中的ANP32A的物种差异决定了IBV的宿主范围。

禽类ANP32A (chANP32A) 有33个氨基酸序列插入,导致禽类ANP32A无法有效支持IBV的复制(图1A)。然而Co-IP的结果显示chANP32A/huANP32A/huANP32A+33均结合IBV聚合酶(图1B),由于Co-IP无法提供亲和力的定量数据,无法看到亲和力的差异性。

图1:禽类/人类ANP32蛋白家族的差异及Co-IP的检测结果
Biacore能够实时记录分子相互作用的全过程,除了得到定性数据之外,还能够得到准确的定量数据。Biacore结果显示,huANP32A、chANP32A与IBV的RNA聚合酶的亲和力有着显著差异(图2A/B),并且插入33个氨基酸的huANP32A+33与聚合酶的亲和力从0.05418 μM减弱至0.1013 μM。Biacore的定量数据有力证明33个氨基酸的插入降低了禽类ANP32A与IBV聚合酶的亲和力,致使禽类无法支持IBV的复制,造成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种间限制。
图2:Biacore检测chANP32A/huANP32A/huANP32A+33与IBV聚合酶的结合
中科院微生物所发表多篇文章,解读各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文章认为HA受体结合偏好性的转变是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关键决定因素。研究中用Biacore验证了HA及其突变体与禽源唾液酸受体和人源唾液酸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图3)。虽然不同亚型流感病毒HA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有所差别,但这种演化趋势的阐明对于流感病毒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图3:禽流感病毒H5N1(左),H6N1(中),H7N9(右)HA及其突变体与禽源/人源唾液酸受体的结合
图片

小分子及新型药物研发

北京大学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的题为“Discovery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as Potential Entry Inhibitors of Influenza Viruses”的文章中,报道了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研究人员首先用Biacore验证了筛选得到的两个先导化合物Q8和Y3与病毒HA的结合,两者的亲和力分别为14 μM和6 μM(图4)。
图4:先导化合物Q8/Y3与病毒HA的结合
研究人员猜想Y3是通过阻碍HA与唾液酸受体的结合发挥抗病毒的作用(图5A),在Biacore设计了竞争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中将唾液酸受体固定在芯片表面,检测其与HA的亲和力为70 nM,将Y3与HA预混后上样明显降低了两者的亲和力 (KD=844 nM) ,选择的阴性对照Arbidol对两者的结合没有影响,而阳性对照Curcumin表现出与Y3相似的效果。Biacore结果证明Y3/Curcumin显著抑制了HA和唾液酸受体的结合(图5B)。
图5:Biacore验证Y3阻碍HA与唾液酸受体的结合
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以环糊精为核心骨架,外围缀合多个五环三萜药效团的多价化合物,为具有多价效应的抗流感病毒进入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上。研究中同样用Biacore表征了该药物与靶点的亲和力,并且对其抑制HA与唾液酸受体结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图6)。
图6:Biacore表征多价化合物药物与靶点的结合
PROTAC(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作为近年新型药物的热点,也出现在流感病毒相关药物开发中。在2022年发表的题为“Discovery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PROTACs as a Class of Effective Hemagglutinin Protein Degraders”的文章中,就介绍了利用PROTAC定向降解蛋白技术用于流感病毒药物开发的成果。将与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 (HA) 结合的齐墩果酸 (OA) ,分别与CRBN和VHL两种E3连接酶配体连接,实现了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血凝素的降解。实验中用Biacore确认该PROTAC保留了结合VHL连接酶(图7A)以及HA(图7B)的能力。
图7:PROTAC的设计及与VHL连接酶/HA的结合验证
2022年“世界流感日”的宣传主题是“控制与应对,包容与韧性”,对流感病毒的控制与应对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提供核心的数据。Biacore凭借无可比拟的灵敏度、过硬的数据质量,宽广的应用领域持续助力科学进步和药物上市,与科研工作者共同铸就一个健康未来。

Biacore,

for a bette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