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Biacore成果榜上有名!
2023年2月2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2022年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张伯礼院士指出: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主要呈现的价值,就包括“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克武教授和屠鹏飞教授与浙江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博奥生物研究团队凭借“新技术助力中药功效科学内涵阐释”共同获选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中医药研究者中有广泛的Biacore用户基础,曾克武教授和屠鹏飞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里自然也有Biacore的身影。接下来就让小编带您领略Biacore这一现代科技,如何与传统中医药碰撞并融合,从而阐释中药功...
胃癌靶向治疗新思路, Biacore觅得赫赛汀有效增敏剂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患病率高,进展较快,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目前,由于胃癌的肿瘤异质性和化疗药物的耐药等问题,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效果欠佳,因而开发新型胃癌治疗药物意义重大。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通过与HER2受体的细胞外区域结合, 抑制HER2同源二聚,从而阻止HER2 介导的信号转导,并且促进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表达HER2...
Biacore解码:突破慢性病治疗的天然分子密钥
在慢性病治疗这场持久战中,人类从未停止寻找破局密钥。古老医典里沉睡的草本精华,如今正通过Biacore分子互作分析技术焕发新生。 通过Biacore技术的最新研究,科学家成功解析了三大天然成分的分子作用机理。 Plumbagin通过靶向lncRNA改善肌肉萎缩; 异甘草苷特异性结合TRDMT1缓解心脏毒性; 咖啡因调控Dusp9改善脂肪肝炎; 这些发现不仅为难治性疾病带来新希望,更展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从草药提取物到突破性疗法:Biacore “点亮”精准医疗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者预后差。 恶性胶质瘤治疗中,顺铂已被用作辅助治疗,但其副作用较大,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新的药物靶点。 2025年初,...
Biacore 助力天然产物研究登顶刊
Biacore上市三十余年,因其灵敏度高、功能全面、自动化水平高等特性,助力了超过6.5万篇科学论文的发表,应用领域百花齐放。“百花”中,除了经典的动力学/亲和力测定外,药物筛选、竞争性结合、效价测定、构效关系、组装顺序、未知因子发现等相关科研成果也是“花团锦簇”,这些与Biacore实时、无标记、高灵敏、高通量等特点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Biacore的样品回收-“垂钓”功能携手传统中医药等研究共同“绽放”的相关成果。提到青蒿素,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抗疟疾功用。的确,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
黄金钓手Biacore|小功能,大应用
Biacore上市三十余年,因其灵敏度高、功能全面、自动化水平高等特性,助力了超过6.5万篇科学论文的发表,应用领域百花齐放。“百花”中,除了经典的动力学/亲和力测定外,药物筛选、竞争性结合、效价测定、构效关系、组装顺序、未知因子发现等相关科研成果也是“花团锦簇”,这些与Biacore实时、无标记、高灵敏、高通量等特点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Biacore的样品回收-“垂钓”功能携手传统中医药等研究共同“绽放”的相关成果。二黄祛脂颗粒由升降散化裁而成,具有降脂抗炎的功效,临床中被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治疗。为了明确二黄祛脂颗粒中...
Biacore解锁中药奥秘:精准药理与高效筛选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实践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其“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在维护人类健康、治疗疾病方面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医药学面临着如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实现其现代化、国际化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医药的药理机制,明确其活性成分及其与生物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新药开发,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还能为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高通量药物筛选,有Ta不再复杂!
新药研发、老药新用等词汇经常出现在各大医药行业会议上,针对研发成本大、实验周期长等情况,如何从庞大的片段药物库、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筛选出针对特定靶点的先导化合药(lead compound)呢?高通量药物筛选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实验内容,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份适用于片段药/化合药物筛选的操作指南。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来解读一下我眼里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吧! 表1 片段药物/小分子化合药的定义 如何从庞大的药物库里筛选出有潜力的先导化合物,我们可以按“Clean screen – Binding level screen –...
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三):探索黄连素的奇幻世界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中药文化博大精深,在一众苦味中药中,黄连可谓是拥有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我们今天的主角黄连素(Berberine,BBR)就是从黄连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菌、降血糖血脂、抗痢疾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现代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黄连素还在持续展现着更多的生物学活性,例如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抗癌症的作用等等。黄连素作为一种分子量只有336的小分子天然产物,科研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高灵敏度的Biacore检测技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接下来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黄连素的奇幻世...
那些年中检院利用Biacore所发表的文章(上)
随着以Biacore为代表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先后收录入美国、日本和中国药典,并被推荐用于药物活性浓度定量、亲和力与动力学表征、免疫原性检测等。Biacore已经广泛应用到药物开发的多个环节,截至目前已有上百款药物在研发、生产及申报中都大量使用Biacore。...
胰腺癌治疗的新曙光 ——Biacore在胰腺癌疾病机理研究与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已经普遍提高,但也有例外,那便是胰腺癌。绝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本年内死亡,是所有癌症中生存率最差、死亡率最高的,被称为「癌中之王」。2020 年 Science 十大医学研究与发现之一,便是关于胰腺癌治疗的新曙光。在胰腺癌疾病机理研究与药物开发中,Biacore 分子互作从天然产物、多糖类抑制剂到细胞治疗 CAR-T,应用广泛。Image 01. 天然产物多糖抑制剂半乳糖凝集素 3(Gal-3)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相关,可作为候选治疗靶点。上海药物所丁侃教授课题组从三七花中提取了多糖...
Biacore医学应用精选——心脑血管疾病机理研究与药物开发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2020年到现在,新冠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堪称21世纪以来头号传染病。而在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的国内,我们的视线依然应该放在那些重大疾病上,典型的就是心脑血管相关疾病。 去年顶级医学杂志《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