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Biacore懂王:挑战Biacore智囊团

11 月 4, 2022

首页 > Biacore > 知识资源中心 > 其他 > 谁是Biacore懂王:挑战Biacore智囊团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一位朋友?

当你遇到 Biacore 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

一个按键拨响了他的电话,

无论他可能是在溜娃,或约会,或如厕…

他总是能不分时间,不分地点,

接起电话便开始专业作答,

人送外号“Biacore懂王”!

想知道“懂王”是如何练就的吗?

想知道这些技术大咖的小本本里都有些什么?

是时候发起挑战啦!

谁是Biacore懂王挑战赛

▲ 扫码立即参与

活动规则:

  • 每次答题将随机出现Biacore相关的 10 道题,每次限时 120 秒
  • 每人每天可答题 2 次,活动期间内每天都可以参与,系统取最佳成绩和用时排名

排行榜奖励:

  • 1-3 名可获得 1000 学堂积分;
  • 4-10 名可获得 600 学堂积分;
  • 11-30 名可获得 300 学堂积分;
  • 其余可获得 100 学堂积分。

👆🏻积分可前往积分商城兑换心仪好礼,礼品持续更新~

分享有礼:

  • 邀请 3-5 名用户参与,可获得计时器一个;
  • 邀请 6-9 名用户参与,可获得乐扣乐扣玻璃杯一个;
  • 邀请 10 名以上用户参与,可获得乐扣乐扣保温杯一个。

活动时间:2022年11月4日-2022年11月17日

Biacore助力药物研发精进的辉煌三十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iacore做为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商品化的“代言人”,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Biacore应用的拓展变迁见证了药物发现技术的突飞猛进,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SP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抗体药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商品名:Humira)的表征。如今,SPR 技术成为了在基于靶点的药物发现中,检测分子互作亲和力及动力学的“金标准”。

1990-1999 Biacore开始运用于科研领域,主要用于大分子分析及少量样品检测

  • 1990年,雅培拥有了首台Biacore系统。
  • 生物制药行业采用SPR技术测定抗体-抗原亲和力、动力学和表位鉴定。
  • SPR开始被用于噬菌体展示技术中,辅助全人源抗体库的筛选。
  • 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个使用SPR技术开发的抗IL-2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预防和抑制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
  • 研究人员通过将 Biacore与质谱联用,获取与感兴趣的目标靶点结合的未知分子。

2000-2010 Biacore成为药物发现的核心技术

  • 2003年,第一个用于皮肤病的生物药Alefacept,使用Biacore系统进行药物放行,以确保患者安全性和药物疗效稳定性。
  • 2008年,大约50%的新药使用基于靶点的发现策略,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使用Biacore。
  • 基于Biacore的SPR 技术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特点,能够用于筛选大型的片段及化合物库。SPR 实现了对 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 等具有挑战性的靶标的结合分析。

2011-2022 Biacore成为由法规、监管部门认可的生物类似物分析的关键技术

  • 在全球销量TOP 100 的药物中,约 25% 是 GPCR,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基于Biacore的SPR技术成为了佼佼者。
  • 2018年,全球十大畅销药物中有8种是生物药,其中80%的生物药在研发或申报中都用到了基于Biacore的SPR技术 。
  • 基于Biacore的SPR技术正式收录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药典中。

本期话题互动

你眼中的Biacore是怎么样的?

对于Biacore产品你有哪些更多的期许或建议?

欢迎文末留言与我们进行互动,

精选留言并点赞最高的10位用户,

将获得Cytiva定制精美好礼一份。

(截止至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