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钓”到大鱼了,Biacore助力发现番茄果实成熟的秘密

10 月 20, 2020

首页 > Biacore > 知识资源中心 > 基础科研 > 又双叒叕“钓”到大鱼了,Biacore助力发现番茄果实成熟的秘密
在基础科研与药物研发中,往往需要「垂钓」或「发现」某些未知的因子,如寻找与特定蛋白互作的未知因子,寻找某些天然产物或药物的受体或作用靶点,或者针对某一靶点筛选中药的有效成分等。

传统的「垂钓」方法如酵母双杂、免疫共沉淀等,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成功率很低。而 Biacore 作为分子互作检测技术「金标准」,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无标记等技术优势,其卓越的性能和精准的数据质量,已经广泛应用到基础科研和药物开发的多个领域。不仅如此,Biacore 还有一项绝活,就是可以发现相互作用的未知因子。就在大家欢庆中秋国庆双节同乐时,Biacore 垂钓又双叒叕发文章啦。

近日《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题为《SlFERL interacts with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to regulate fruit ripening》的一篇文章(图 1),阐释了番茄果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了 SlFERL(Solanum lycopersicum FERONIA Like)这一关键因子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图 1.《Plant Physiology》发表文章截图
图 1.《Plant Physiology》发表文章截图

果实成熟是一个受转录因子、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调控果实成熟的转录因子网络中,MADS-box 转录因子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SlFERL 作为 MADS-box 转录因子可能的靶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具有潜在的作用。

研究人员结合遗传学和生化分析,找到了 SlFERL 上游的两个转录因子 RIN 和 Tomato AGAMOUS-LIKE1(TAG1),可以直接结合 SlFERL 启动子,激活其转录表达。
在构建的 SlFERL 过表达和 SlFERL RNAi 两种植株中,当野生型(WT)果皮开始变橙时,RNAi 的植株的果实还是绿色的,而过表达 SlFERL 植株的果实已经开始变红(图 2)。这表明 SlFERL 的生理学功能和果实的成熟密切相关。

图 2. SlFERL 过表达和 RNAi 对果实成熟的影响
图 2. SlFERL 过表达和 RNAi 对果实成熟的影响

Q:那么 SlFERL 又是通过哪些因子或途径调控番茄果实的成熟的呢?我们在学习高中生物时就知道,乙烯在水果成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难道 SlFERL 调控番茄的成熟也与乙烯生物合成有关吗?

A: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先找到与 SlFERL 蛋白相互作用的因子。而这正是一个典型的可以依靠 Biacore 垂钓解决的问题,所谓「垂钓」,就是用「已知」去找「未知」。

利用 Biacore 进行「垂钓」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已知的 SlFERL 蛋白固定在芯片上作为「鱼饵」,去钓取果实提取的混合物中与「鱼饵」结合的未知分子,然后再通过质谱鉴定钓得的未知分子就可以了(图 3)。

图 3. Biacore 分子垂钓实验过程
图 3. Biacore 分子垂钓实验过程

Biacore  内置的 inject and recover 程序,能够自动完成整个「钓鱼」过程:实验时只需要将番茄果实的粗提液放进设备中,Biacore  在每一个垂钓的循环中,直接进样番茄的粗提液流过固定 SlFERL 蛋白的芯片表面,粗提液中与 SlFERL 蛋白结合的分子就被 「抓住」留在芯片上,而不结合的部分直接排出,随后经过冲洗除杂、孵育洗脱,Biacore 将结合在芯片表面的分子自动回收到特定的管子里,这样反复多次即可回收到足够量的样品,然后将回收的样品直接用质谱进行鉴定就可以找到未知的因子了(图 4)。

图 4. Biacore 分子垂钓传感图
图 4. Biacore 分子垂钓传感图

通过蛋白 Biacore 的垂钓实验,研究人员找到了与 SlFERL 结合的 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 1(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1,SISAMS1),SlSAMS1 是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可以催化 L-蛋氨酸(L-Met)转化为乙烯的前体 S-腺苷蛋氨酸(AdoMet,SAM)。

至此,SlFERL 调控番茄果实成熟的网络就清晰的显现出来了:它不仅是 MADS-box 转录因子 RIN 和 TAGL1 的靶向调节基因,而且通过 Biacore 的垂钓找到了其下游的互作因子 SlSAMS1,SlFERL 蛋白通过与 SlSAMS1 协同作用,调控乙烯的生物合成通路,调节番茄果实的成熟(图 5)。SlFERL 对乙烯的产生和果实成熟起到积极调节作用,而 Biacore 为了解水果成熟背后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了重要方法。

图 5. 番茄果实成熟分子调控网络
图 5. 番茄果实成熟分子调控网络

除了这篇文章之外, Biacore 的垂钓功能已经广泛应用到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多个领域,并助力科研工作者发表了多篇高分文章。

如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 Biacore 垂钓到了中药大黄提取液中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PMG;辽宁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 Biacore 垂钓找到了七鳃鳗免疫蛋白 LIP 的多糖受体;山西大学的研究者用 Biacore 垂钓找到了燕麦麸中的有效抗癌成分。

由此可见,除了大家熟知的研究两个已知分子的相互作用,Biacore 在发现未知分子领域也是独领风骚,特有的垂钓与回收功能,在受体、靶点的发现,以及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将在更多的领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 Ji D, Cui X, Qin G, Chen T, Tian S. SlFERL interacts with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to regulate fruit ripening. Plant Physiol. 2020 Sep 30:pp.01203.2020. doi: 10.1104/pp.20.0120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2999005.

2. Cao Y, Li YH, Lv DY, Chen XF, Chen LD, Zhu ZY, Chai YF, Zhang JP. Identification of a ligand for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from Chinese herbs by combin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and UPLC-MS. Anal Bioanal Chem. 2016 Jul;408(19):5359-67. doi: 10.1007/s00216-016-9633-6. Epub 2016 May 25. PMID: 272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