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应用来袭:基于Biacore的AAV全自动快速定量分析
腺相关病毒(AAV)在基因治疗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将其用于各种治疗。AAV是一种体积小、无包膜的细小病毒,在20-25nm的衣壳中基因组大小为∼4.7kbp。AAV最早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腺病毒培养的污染物。然而,随着发现AAV只有在腺病毒存在下才能复制,以及后来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存在,腺病毒和AAV之间的联系很快建立起来。在确定AAV可以转化哺乳动物细胞后,研究人员开始生产重组AAV(rAAV)。含有腺病毒DNA的质粒可以独立于辅助病毒复制AAV。这一发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并真正开启了AAV的基因治疗领域。



图 3.使用Biacore T200对AAV2进行滴度分析。标准曲线的范围为 3.6 × 108 至 9.2 × 1010 VP/mL。

图 4.三个独立实验,使用同一张预固定传感芯片在十天中阳性对照的响应值。
同样的,让我们再来看看捕获法的稳定性是否也能经得住考验。

该图显示了两条校准曲线基本重叠,标准曲线的范围为 9.1 × 109 至 5.8 × 1011 VP/mL。



总结
与ELISA相比,Biacore 滴度测定的重复性明显更好。Biacore 检测更加自动化,手动操作时间大大缩短,样品制备简单,自动进行智能化数据评估。另外,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Biacore 传感芯片。对于AAV2的滴度分析,您可以使用单条标准曲线使用同一张预固定传感器芯片至少10天,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标准品和检测成本。我们在AAV5测定中测试了捕获法的可行性,使用的传感器芯片Protein A也非常稳定,可以重复用于多种分析。您可以将这两种检测应用于任何支持浓度分析的Biacore 系统。在 Biacore 8K 或 Biacore 8K+ 系统上并行检测可显著提高样品通量并缩短总运行时间。Biacore 不仅是质量控制的优秀工具,也是工艺优化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