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太顽固?来看看TA如何多快好省发现病毒克星
2020 年 7 月,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教授团队在《BMC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ntibiotic fidaxomicin is an RdRp inhibitor as a potential new therapeutic agent against Zika virus》的文章。
该团队借助计算机模拟、Biacore、细胞/动物模型等技术手段,在经 FDA 批准上市的 1789 个候选分子中筛选到一种可以有效抑制 ZIKV 增殖、减缓相关病症的高潜分子—非达霉素(fidaxomicin)。

与其他同属黄病毒属的丙肝病毒(Hepatitis Cvirus, HCV)、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 DENV)一样,ZIKV 的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工作主要围绕着复制关键蛋白展开。其中,位于蛋白 NS5 C 末端的 RNA 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在整个 ZIKV 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工作里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蛋白 NS5 含有 903 个氨基酸,其 N 末端为甲基转移酶(MTase, 1-271 aa),C 末端为 RdRp(271-903 aa),蛋白 NS5 参与了众多生化反应并介导大量调控因子的功能执行过程。基于此研究背景,黎孟枫教授团队围绕蛋白 NS5 展开了小分子药物筛选工作。
该研究团队首先借助基于结构基础的分子模拟手段,从 1789 个小分子中筛选到多个可与 ZIKV RdRp 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其中 fidaxomicin 在相关分析软件上获得的分数最高。
相关预测结果表示 fidaxomicin 是通过 5 个氢键与 1 个 π 键与 ZIKV RdRp 发生相互作用。

a. fidaxomicin 的化学结构式(左图),fidaxomicin 和 ZIKV RdRp 分子模拟示意图(右图,spiral ribbon mode);b. fidaxomicin 和 ZIKV RdRp 分子模拟示意图(stick mode);c. fidaxomicin 和 ZIKV RdRp 分子模拟示意图(two-dimentional mode)
结果如图 3 所示,高潜分子 fidaxomicin 能精准识别蛋白 NS5 与 RdRp 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其亲和力(KD)分别为 18.1 μM 与 23.2 μM,即证明 fidaxomicin 在体外环境中可以与蛋白 NS5、RdRp 发生相互作用。反之,对照分子 ribavirin 与蛋白 NS5 与 RdRp 之间,未检测到相应的结合信号。

a. 不同研究蛋白对象的克隆构建示意图;b-e. fidaxomicin/蛋白 NS5、ribavirin/蛋白 NS5、fidaxomicin/蛋白 RdRp 和 ribavirin/蛋白 RdRp 的动力学/亲和力表征结果
由表 1 中的 EC50、EC90与 CC50等检测结果即可看出,针对本实验方案中所用的 4 种细胞系与 2 株 ZIKV 菌株,fidaxomicin 相较 ribavirin 均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病毒感染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fidaxomicin 接种剂量为 10、20 mg/kg 时,相较空白组,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体重下降趋势、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回顾本篇文章的整体思路,我们不难看出,从最初的分子模拟到随后以 Biacore 为首的一系列体内外验证实验,均充分说明了 fidaxomicin 能有效抑制 ZIKV 的增殖,并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并对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的高潜力小分子化合药。

a. 体内抗病毒效果实验原理图; b. fidaxomicin 治疗时,小鼠生存率图谱; c. fidaxomicin 治疗时,小鼠体重变化图谱; d. 小鼠脑部的病毒滴度; e. 小鼠睾丸部位病毒滴度; f-h. 神经系统的症状观察

自 1990 年上市至今,Biacore 已经成为分子互作检测的「金标准」,并成功助力基础科研与药物开发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借助 Biacore 累计发表的文章已突破 40,000 篇,超过 80% 的已上市的抗体药物的研发、申报、生产过程中也均有 Biacore 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