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core实验指南(二)| 抗体筛选类实验,这么做更高效!


用户
工程师您好,最近我们做细胞株开发,好多抗体上清要筛选呀。忙了一整天,传统检测方式太慢了,前后结果还容易对不上!太崩溃了╭(╯^╰)╮

用户
Biacore能做高通量上清筛选么?效率怎么样?
工程师
Biacore适用于抗体开发的各个环节,譬如早期的浓度定量、亲和力排序、特异性分析等,中期的动力学表征、后期的质控放行、基于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指导原则的验证方法开发等,均有成熟的应用案例及操作指南呢!


用户
太好啦!您能否详细介绍下筛选这一块的内容?
工程师
没问题,这就为您奉上 ☟

Biacore抗体筛选类实验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Biacore,可以对抗体的特异性 (Specificity) 、结合动力学/亲和力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表达水平 (Expression level) 进行“三合一”的表征筛选。其中较为常用的方式便是捕获法,采用商品化的或制备可抓取抗体的捕获芯片、先抓上清中的抗体然后再流过特定浓度的抗原,随后通过再生清洗掉芯片表面的抗体及抗原,从而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

图1:捕获法的实验流程图
基于图1中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我们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筛选排序:
1
报告点筛选法:基于捕获抗体的Capture level数值,可以判断待筛选上清中的抗体表达量的水平;基于抗原上样后的Binding level数值,可以判断当前Cycle的捕获抗体是否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及抗原结合活性
2
解离速率筛选法:基于抗原解离段Koff的情况,评价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性,从而筛选出需要的抗体
3
动力学筛选法:基于抗原结合、解离的情况,得出Kon-Koff图,多维度对抗体进行筛选
实验方案及更多参数细节
表1:捕获法进行抗体筛选的实验方案

具体的实验条件及参数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表2、3分别是从报告点或者是解离速率/动力学参数进行抗体上清筛选的参数细节,适用于Biacore所有机型。
表2:报告点筛选法的实验参数细节

表3:解离速率/动力学参数进行筛选法的实验参数细节

参考以上信息,编辑好实验方法,即可参考软件上的板布局准备样本进行对应的检测。实验结束后,直接使用自带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多维度的高通量分析。Biacore采用的全持续流检测技术,抗原抗体互作的信息都被全程记录,所以可以参考表4采集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值,进行抗体筛选。
表4:建议关注的数据采集点


图2:如何测定待筛选抗体的表达情况

图3:如何筛选出表达量高、抗原结合水平高的抗体上清
除了以上的筛选维度,抗体的动力学参数(Kon、Koff)也很关键,对筛选优质抗体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如图4,便是Koff screen的结果示意图,基于此结果,便可以挑选出慢解离的抗体上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图4:Koff screen结果示意图

图5:Kon-Koff screen结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