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

首页 > Biacore > 知识资源中心 >  操作指南

SOP+操作视频双加持,实验操作So easy!

还在为分子互作实验犯难? 仪器在手却不知道怎么开展实验? 样品怎么准备? 实验怎么做? 数据怎么分析?视频在手,实验不愁!Biacore1系列(1K、1K+、1S+)操作视频全面上线Biacore微站! 数十个操作视频,涵盖大分子、小分子,直接偶联法、间接捕获法;从实验准备,到数据分析;细致到软件上的每一步点击,全方位帮助你开展实验。 Biacore SPR实验是检测分子间结合亲和力——动力学的“金标准”,全球超过7万篇科研文献使用SPR技术。...

了解更多

Cytiva开学锦囊:Biacore SOP干货合集!

开工已有一周,忙碌的节奏逐渐回归,而莘莘学子们也即将收拾行囊,踏上返校的征程,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与机遇。但当元宵佳节的喜乐余韵伴着情人节的浪漫情怀点亮每个大街小巷,热闹的氛围仍牵动着大家的心。 值此“双节”之际 Biacore全体小编 谨向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给您“拜个晚年”:...

了解更多

Cell文章优选芯片:特异性捕获&牢固偶联兼得,且看Biacore NTA

芯片是什么?是提供金膜形成SPR(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关键角色,也是给配体分子栖身之所的大本营。Biacore芯片如何抓住配体分子?CM系列芯片可依靠羧基与伯氨等基团的共价结合,而捕获类芯片则借助捕获分子与配体分子的特异性结合。特异性捕获&共价偶联兼得有这样一种芯片,既可以共价结合又可以特异性捕获,它是谁呢?本期就带您认识具有双重身份的Biacore...

了解更多

Biacore“双参数筛选”,一举而兼两“果”也

抗体生产的实验人员都希望获得高表达量、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克隆。为了确定候选分子是否能够成功地从发现阶段到后续开发,科学家们会在多轮筛选中充分评估它们的理化性质。筛选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是细胞株构建的关键步骤,衡量标准包括抗体表达量、结合活性、代谢稳定性、细胞稳定性等。尤其是在筛选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单个克隆样品量通常较少,实验人员急需一种快速、稳定、准确、样品消耗量低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做出筛选的决策。 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使用Biacore提高分析效率,仅仅需要单次分析,即可获得多维度信息的方法——Dual parameter...

了解更多

“芯”发现:CM系列芯片的多种玩法

Biacore作为一种非标记分子互作技术,方便大家在开展实验的时候,无需样品前处理或者无需对样品进行任何标记。Biacore芯片巧妙的设计,可以利用样品上的各种基团,简单、便捷地固定样品。固定样品的方式非常多,其中最简单的便是氨基偶联法(直接法)。除了氨基偶联方法外,还可以通过醛基偶联、巯基偶联、马来亚酰胺偶联等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各类偶联方法是如何实现对配体的固定吧!氨基偶联氨基偶联是将生物分子共价固定于传感芯片表面时使用最广泛的方法。CM3、CM4、CM5、CM7、C1、PEG芯片均可利用配体上的氨基来进行共价固定。...

了解更多

Biacore实验指南(三)| 病毒颗粒类实验,这么做更容易!

周三早上十点,工程师小荣正在赶往火车站的路上,手机突然响起。    客户张老师 Hi,荣工,我们刚接一个项目,是病毒颗粒检测耶,你们家的Biacore能做吗? 工程师小荣   张老师请放心,Biacore采用“持续流”检测技术,对样本来源及分子量没有要求,病毒颗粒so easy!    客户张老师 哇哦~那太好啦。请赶紧教教我怎么做吧! 工程师小荣   好滴,请跟随我如下讲解,您一学便会哟~ 病毒颗粒做固定相 01 芯片:CM5芯片 缓冲液:PBST buffer 再生液:4 M NaCl...

了解更多

一文教你玩转抗原表位分析

治疗性抗体药物是生物制药行业的重要研究领域,从1986年FDA批准第一批单克隆抗体起,目前已有超过一百种抗体药物获批上市,抗体类药物每年占FDA新药批准的近五分之一1。抗体类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包括癌症、自身免疫、代谢和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而选择具有适当亲和力、特异性和生物物理特性的抗体至关重要。依赖于无标记、实时检测、高通量的技术优点,Biacore分子互作系统贯穿在抗体药物开发的全流程。抗体的早期筛选通常会产生很多候选物,而同一表位的抗体通常具有相似的功能,将抗体通过表位分组可以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此外,表位分析在单抗专利保护中也...

了解更多

全新的Poly进样模式助力复合物形成机制研究

绝大多数蛋白质以多聚体复合物的形式而不是单个蛋白质的形式参与许多细胞过程。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数千种蛋白质复合物被鉴定出来,并且复合物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一些蛋白质复合物是稳定的,而另一些复合体是天然不稳定的,只在一瞬间存在。为了更好地助力各类复合体形成机制的研究,Biacore开发了全新的Poly进样模式,改进样模式允许五次连续顺序进样,这五次进样之间无需任何洗涤步骤,避免了传统进样模式引入的解离。 全新的Poly进样模式 新一代的Biacore...

了解更多

Biacore实验指南(二)| 抗体筛选类实验,这么做更高效!

   用户 工程师您好,最近我们做细胞株开发,好多抗体上清要筛选呀。忙了一整天,传统检测方式太慢了,前后结果还容易对不上!太崩溃了╭(╯^╰)╮    用户 Biacore能做高通量上清筛选么?效率怎么样? 工程师   Biacore适用于抗体开发的各个环节,譬如早期的浓度定量、亲和力排序、特异性分析等,中期的动力学表征、后期的质控放行、基于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指导原则的验证方法开发等,均有成熟的应用案例及操作指南呢!    用户 太好啦!您能否详细介绍下筛选这一块的内容? 工程师  没问题,这就为您奉上 ☟...

了解更多

Biacore实验指南(一)| 竞争分析类实验,这么做更省力!

某周一早上 手机传来信息提示音:滴~滴~滴~    客户W 荣工,Biacore能否检测竞争抑制呢?有没有protocol呢?    客户W 例如药靶蛋白、受体蛋白和抑制剂(小分子)之间的竞争分析。 小荣   这方面的应用蛮多的,Biacore完全支持相关的实验内容哟!使用A-B-A、Dual injection等进样模块就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啦,省时省样本;无论是定性类、还是定量类实验,Biacore通通都能解决呢!    客户W 好滴好滴,您抽空方便分享一下呀。 小荣   没问题,稍等片刻~ 01....

了解更多

更强大,探索新一代Biacore SPR系统

直接、无标记的对生命现象中动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确认和定量的亲和力与动力学分析,已经成为很多高水平期刊对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学府已经将SPR数据作为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Biacore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从基础医学研究、疾病机理、肿瘤发生与凋亡过程、治疗性药物筛选到药物分子结构优化,如分析瞬间互作、弱亲合力结合、先导化合物筛选和优化、疫苗开发、蛋白质复合物的组装以及复杂的蛋白质互作网络等等。...

了解更多

新应用来袭:基于Biacore的AAV全自动快速定量分析

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溶瘤病毒疗法和肿瘤疫苗等领域显示出很高的应用潜力。病毒颗粒作为递送遗传物质的合适载体可将目的基因传递至培养的细胞或是完整活体中。常用的病毒载体有腺病毒、慢病毒及腺相关病毒(AAV)。...

了解更多

Biacore检测蛋白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常见问题(下)

在《Biacore检测蛋白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常见问题(上)》中我们着重介绍了在实验设计以及样品准备方面的问题,在本文的下篇中,我们还是从智荟专线收集的客户咨询出发,将继续讨论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和最终的数据分析阶段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逐一揭开上篇中遗留的各个悬念…… 一、 关于溶剂校正的问题...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10 |挑战极限蛋白-离子互作检测宝典

金属蛋白是一类由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共分为5类: 1 金属酶,如锌酶(羧肽酶和碳酸酐酶)。 2 电子载体蛋白,如含铁血红素的细胞色素类蛋白。 3 小分子载体金属蛋白,如氧运载蛋白(含铁的血红蛋白)。 4 金属贮存蛋白,如承担铜贮存和转运的铜蛋白。 5 金属调节蛋白,如钙调蛋白。 这些蛋白与其对应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对其功能发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许多人类疾病与金属离子-蛋白的异常相互作用有关。由于金属离子分子量极低(通常<100...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9 | FcRn检测篇

IgG 抗体要发挥功能,除了需要 Fab 段专一性识别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之外,还需要通过Fc段与FcγR的结合来诱导免疫细胞效应的能力,包括NK细胞、中心粒细胞与巨噬细胞等。因此检测MAb对不同类型Fcγ受体(FcγR)的结合亲和力对于预测抗体药物的治疗潜力至关重要。由抗体Fc 区域所介导的免疫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图1):01ADCC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8 | 遵守药典要求,做好Fc受体检测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receptor (FcR)是表达于细胞膜表面并能与抗体Fc结构域结合的受体。与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的受体统称为FcRs,它参与调节和执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一般而言,FcRs连接特定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先天性免疫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触发的效应区,进而引发诸多免疫效应,例如: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效应 (CDC);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 (ADCP);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DCC) (图1)。 图1 ADCC效应...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7 | 开关机篇

项目 组长 研发 专员 某实验室汇报组会上, 老师正在跟学生们分配下周的工作。 新的师弟师妹马上要进实验室了,大家尽快教会他们使用仪器,赶紧做上实验,各自分工下吧。 全部人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 眼神躲闪再落到桌上。 谁可以教Biacore? 瞬间大家都抬起头 众多学生异口同声:我可以教!我!我!我! 为什么一说到Biacore你们反应这么热烈,其他都鸦雀无声? 因为Biacore是得好数据发文章的利器,重点是它有简单且完整的实验SOP,这里面每个步骤都有详细描述,图文并茂, 连开关机教程都有,教起来又清晰明了又容易上手。...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6 | 垂钓篇

国内某知名研究所 师妹,怎么愁眉苦脸的,上个月组会看你汇报的实验进展都挺顺利的呀? 哎!师兄,你知道我做的那个信号通路,一直找不到A蛋白的靶向调节因子,没法往下做了😭。 你不知道我们组上那台Biacore T200就能帮你解决这个难题吗? 真的吗?Biacore不是检测分子互作的吗?它还能做未知样品呢? 对呀,Biacore T200有一个垂钓的功能,就像我们钓鱼一样,把你的A蛋白作为“鱼饵” 固定在芯片上,去钓取细胞粗提液中与“鱼饵”结合的未知分子,然后再通过质谱鉴定钓得的未知分子就可以了。...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5 | 捕获法检测抗原-抗体互作篇

国内某知名研究所师弟,五一劳动节去哪儿happy啦? 劳动节在实验室劳动了五天,劳动使我happy。🙂 这个觉悟可以啊!不过啥实验这么着急啊? 就那批改造的抗体纯化出来了,我得检测一下它们与抗原的亲和力和动力学,明天就转博答辩了,数据量太少,担心过不了。 哦哦,结果咋样? 哎 ,我用Biacore T200直接在CM5芯片上固定抗体,检测了抗原抗体互作,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再生条件,愁死我了。 我的傻师弟啊,你可以用捕获法啊!这是我上次用过的Protein A芯片,拿去用吧。一张Protein...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4 | 蛋白-核酸互作篇

师兄,啥事愁眉苦脸的? 唉,投稿Nucleic Acids Research被revise了,感觉赶不上6月毕业了…😫 啥情况啊,怎么会这样? 唉,别提了,还不是因为那个EMSA的图太丑。一个reviewer一定要我提供一个更清晰直观的图,并且能定量的核酸-蛋白互作数据。 我昨天上生化实验课,老师讲了一个分子互作新技术Biacore,好像正好能帮你补实验呢~据说用 Biacore...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系列3 | 蛋白-小分子互作篇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 对战多日的敌军LMW和互作大军 在山林间再次相遇,战局一触即发。我来无影,去无踪,江湖人称“短小精悍天下无敌”。前几天你们用尽了各种互作战术也没能打败我,怎么今天还敢来挑衅!我们今天可是带上了互作江湖的至尊法宝Biacore,看你往哪里逃。 前几日你们使用的检测武器根本都找不到我,Biacore能有什么差别呢? 你也太孤陋寡闻了,Biacore可是江湖上灵敏度极高的互作利器,再小的分子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解决你简直是易如反掌。...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 系列2 | 单循环动力学分析法(蛋白-蛋白)

项目 组长 研发 专员 某项目汇报会上 小张,A 项目眼见要到 deadline 了,咱们项目报告完成的如何?项目无法按时交付,季度奖可是要打折扣的呀! 😟组长,商品化蛋白昨天才到,我太难了!预算有限,咱们只买了 50 μg 的蛋白。眼瞅着 deadline 要到了,我这正想和您探讨下那两个关键蛋白的动力学表征实验方案呢。我和小王担心摸索实验条件太多次,万一结果没出来再把蛋白用完就糟了…… 小张呀,你这还是平常资料看的少呀。你关注下Biacore...

了解更多

Easy Biacore 系列闪亮登场 | 蛋白-蛋白互作篇

某高校实验室 师妹,元宵节了,走,去城隍庙看花灯去。 哎!师兄,我还在做 Elisa 呢,就等着这对蛋白互作的结果投文章呢。这对互作有时候能做出来,有时候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EC50 重复性也不好。我都快崩溃了,哪还有心情陪你看灯!😣 走吧,先去放松一下,回来再继续奋斗嘛! 哪有心情啊,王老师一直在催我。万能的师兄,帮帮我吧!做好了,我们就去城隍庙看花灯。 OK!😏你可以用 Biacore 去测这对蛋白互作啊,Biacore 不仅灵敏度高而且重复性还好呢,风靡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全球发表文章数都超过 4...

了解更多